2025年8月8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重磅信号——摩根大通发布“超鸽派”预测,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四次会议上连续降息,每次25个基点,累计降息100基点,远超市场此前预期的50-75基点。这一预测的背景是美联储人事变动、劳动力市场疲软及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已飙升至89.4%。
一、人事变动:特朗普提名“降息派”米兰,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7日正式提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担任美联储理事,填补库格勒(Adriana Kugler)即将于2026年1月到期的席位15。米兰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曾起草“海湖庄园协议”,主张美元贬值、降息及贸易保护主义,并公开支持特朗普削弱美联储独立性的立场。
关键影响:
- 9月FOMC会议或现“三票反对”:若米兰在9月16日会议前就职,可能加入鸽派阵营,推动降息,但鲍威尔可能面临更多反对票。
- 2026年美联储主席换帅伏笔:特朗普同时计划提名另一名理事接替鲍威尔,现任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被视为热门人选。
二、经济数据:劳动力市场疲软成降息催化剂
摩根大通调整预测的核心依据是美国就业市场恶化:
- 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美联储理事库克称其“令人担忧”。
- 失业率若升至4.4%,可能触发更激进降息;若低于4.1%,则可能引发通胀担忧。
- 通胀压力部分缓解:尽管关税推高物价,但经济放缓可能抑制通胀。
三、市场反应:美元走弱,黄金创新高,全球股市受提振
- 美元指数跌至98.00,市场担忧长期贬值趋势。
- 黄金期货突破3534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避险需求激增。
- 美股期货小幅上涨,科技股受关税豁免预期支撑。
四、争议与风险:通胀反弹 vs. 经济衰退
尽管摩根大通的预测极为鸽派,但市场仍存分歧:
- 通胀风险:若核心PCE仍高于3%,美联储可能被迫暂停降息。
- 政治干预质疑:民主党警告米兰提名可能使美联储沦为“政治工具”。
- 全球连锁反应:若美联储激进宽松,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6。
五、未来展望:9月降息几乎确定,但路径仍存变数
- 9月降息概率89.4%,但后续三次降息取决于经济数据。
- 若米兰未及时就职,鲍威尔可能推迟行动至12月。
- 长期影响:若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美元资产估值可能重构,美股或迎新一轮上涨。
结论:美联储站在十字路口,市场迎接“降息风暴”
摩根大通的“四连降”预测标志着美联储政策可能迎来历史性转折——从抗通胀优先转向保增长。然而,在政治干预、经济不确定性和全球市场波动的交织下,鲍威尔的每一步决策都将牵动全球神经。投资者需紧盯8月非农数据、9月FOMC会议及米兰的任命进展,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货币政策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