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官网:中金: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点

未来中美两地市场和资产走向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中金公司发布最新研报指出,中美信用周期可能再次迎来各自的拐点

美国信用周期在美联储降息后可能重启修复,甚至存在“过热”风险;中国信用周期在经历一年修复后受高基数影响可能震荡甚至走弱,需要政策加大对冲力度

如果说三季度这一变化还不明显,那么四季度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和“924”行情一周年,这一效果将开始逐步显现


01 拐点将至:中美信用周期分道扬镳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中美信用周期可能会迎来各自的拐点,这对未来中美两地市场和资产走向有重要启示

美国信用周期在美联储降息后可能重启修复,甚至存在“过热”风险

中国信用周期经历了一年的修复后受高基数影响可能震荡甚至走弱,需要政策加大对冲力度

这一变化并非突如其来。回顾过去一年的演变脉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美信用周期已逐步出现拐点

当时,中国信用周期在财政发力和私人修复的共同提振下开始修复;美国则在AI一枝独秀、财政支出和“对等关税”上都迎来挑战,导致政府和私人信用都收缩

02 美国信用周期:从收缩走向过热风险

往前看,美国信用周期在AI投资继续、财政逐渐开始发力、传统私人需求逐步修复这“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下,或重启修复

AI产业趋势的新兴投资并未减速。科技龙头公司在上半年加速投产后,仍进一步上调全年的资本开支指引,全年同比增速将由2024年的51%升至53%

与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本轮资本开支热潮主要由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强劲盈利提供资金,过去12个月资本开支与净利润的比例为59%,显著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130%

财政层面,美国新财年将从10月开始到明年9月,“大美丽”法案自7月4日签署,其减税效应将在10月2026财年开始集中体现

据CBO的测算,2026财年“大美丽”法案的新增支出约为4800亿美元,相比于2025财年将环比明显改善

传统需求在美联储降息后也逐步修复。得益于前期降息预期的升温,10年美债利率自8月中旬以来快速下行30bp至4%

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也在8月底降至6.59%,继2024年10月后首次再度降至租金回报率下方(6.63%),这将有助于持续磨底的美国地产需求改善

03 中国信用周期:修复后面临震荡

中国信用周期经历了一年的修复后,目前面临高基数影响,可能震荡甚至走弱

回顾去年“924”后,中国信用周期逐步修复,主要得益于财政大举发力和私人部门拖累减少

政策加码大幅提振了财政支出速度,并通过化债、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和基建投资传导到经济各个环节

今年以来,财政靠前发力,政府发债前置,1-8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4.3万亿元,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9%

财政赤字脉冲(广义财政赤字的同比变化)也自去年底1.1%持续改善至6月的2%高点,8月小幅回落至1.6%

与此同时,地产政策放松带来成交和价格的阶段性修复、DeepSeek后科技领域投资加速、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使得私人部门的信用周期不断修复

1-8月私人部门存量社融同比增长5.9%,私人社融脉冲也持续上行,虽然尚未转正,但相比去年9月前的持续下行,拖累已经明显减少

04 市场影响:资产走向迎来关键转折

中美信用周期拐点对未来两地市场和资产走向有重要启示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美国信用周期停滞收缩、中国私人信用周期修复,这实际上也较好地解释了去年四季度以来中美市场和美元的相对强弱变化

这一周期模型在预测市场走势方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对于中国市场,中金公司认为需要政策加大对冲力度以应对信用周期可能出现的震荡甚至走弱

四季度是一个关键时间窗口,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和“924”行情一周年,这一效果将开始逐步显现


三十年美债收益率在8月底降至6.59%,自2024年10月以来首次再度低于租金回报率(6.63%)。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将激活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8月新房销售年化80万套,已创2022年1月以来最高

与此同时,美国科技龙头的投入资本回报率超过30%,显著高于互联网泡沫时期龙头公司的13%。健康的盈利能力为持续的AI投资浪潮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季度将是关键观察窗口,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和“924”行情一周年,中美信用周期的演变方向将更为清晰,从而深刻影响全球资本流动与资产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