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判陷阱
越南谈判团队历经三轮磋商(5-6月),与美国达成11%关税税率的初步共识,并承诺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采购80亿美元波音飞机及29亿美元农产品。然而7月2日特朗普单方面宣布20%基础税率+40%转运关税,越南政府措手不及,内部直斥“被设陷阱”。 - 程序违规
特朗普绕过谈判代表,直接与越共总书记苏林通话敲定新税率,但苏林未参与前期谈判,对细节并不知情。白宫声称越南“事先知晓”,但Politico曝光的原始草案显示条款明显更优待越南。 - 越南的反制沉默
越南迄今未签署协议,官媒仅模糊提及“公平互惠声明”,实则通过拖延战术抵制不平等条款。特朗普为挽回颜面,将关税生效期限从7月9日延至8月1日。
🌍 二、越南妥协的深层逻辑:经济依赖与战略困境
- 对美市场的高度依附
- 贸易顺差支柱: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130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30%),顺差1040亿美元。若承受原定46%关税,将损失566亿美元税金,直接冲击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
- FDI的绑定效应:耐克、三星等跨国企业在越工厂依赖对美出口,协议公布后其股价上涨,凸显资本对越南“代工枢纽”地位的锁定。
- 中美夹缝中的生存术
- 供应链双面性:越南38%进口来自中国(电子零部件、纺织品原料),30%对美出口商品含中国中间品。美国40%转运关税直指“中国借越南洗产地”,迫使越南选边站队。
- 大国博弈筹码:越南以市场开放换取美国“市场经济地位”认证及高科技解禁,助力其半导体产业野心,但特朗普未回应该诉求,越方恐人财两失。
- 区域竞争压力
为避免被墨西哥、印度等制造业对手取代,越南需确保对美关税低于东南亚邻国。特朗普对菲律宾、印尼等国征收20%-40%更高税率,越南短期内获得相对优势。
⚠️ 三、协议的不平等本质:主权让渡与长期隐患
条款内容 | 越南代价 | 美国收益 | |
---|---|---|---|
20%基础关税 | 成本转嫁压力,削弱出口竞争力 | 保护本土产业,缩减逆差 | |
40%转运关税 | 中越产业链断裂风险 | 遏制“中国借道出口” | |
美商品零关税 | 农业及幼稚产业受冲击(如大米出口↓18%) | 打开530亿潜在市场(2024年对越出口仅1.2%) | |
未兑现承诺 | 市场经济地位、高科技解禁悬而未决 | 保留后续施压筹码 | 4810 |
🌐 四、全球冲击波:同盟信任瓦解与供应链重构
- 美国信誉破产
前贸易代表助理布罗德曼指出,此举重创谈判代表公信力,各国担忧美国“签约后反悔”,未来谈判或将要求全程书面留证15。 - 东盟分裂加剧
越南率先妥协破坏东盟抗美统一战线,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被迫单独应对更高关税,区域互信崩塌。 - 中企“越南避险”模式失效
360余家中国上市公司在越工厂面临40%转运关税威胁(如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若“本土增值比例”认定严苛,中企需重组供应链或退出越南。 - 美联储的乐观误判?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称“企业分摊关税成本可缓解通胀”,但巴西咖啡橙汁50%关税案例显示,必需品价格传导难以避免(详见历史报道)。若越南服装、电子涨价叠加,恐推翻“降息两次”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