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再传强音!高盛在7月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价从6100点大幅上调至6600点,同时将三个月和十二个月目标分别设定为6400点与6900点,对应回报率分别为3%、6%和11%19。这一乐观预期发布之际,标普500指数正徘徊在6230点附近,意味着高盛预测该指数在未来六个月将迎来近6%的上涨空间4。
01 预期上调,双轮驱动
高盛此次大胆上调美股预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两大关键因素的共同推动。
货币政策转向成为首要催化剂。高盛经济学家团队由David Mericle领衔,将美联储降息时点预期大幅提前,认为9月启动降息的可能性“略高于50%”,比此前预测整整提前了三个月19。
这一调整源于多重经济信号: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实际影响弱于预期,就业市场显露疲软迹象,以及通胀缓解因素强于预期4。
高盛描绘的降息路径图十分清晰: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随后在2026年3月和6月再分别降息25个基点1。
若这一路径实现,累计降息幅度将达到150个基点,为市场注入充裕流动性2。
企业基本面韧性构成第二支柱。大型科技股——特别是Meta、英伟达等巨头——展现超预期的盈利能力,其稳固的定价权有效抵御了成本压力,成为支撑指数的中坚力量28。
高盛报告中特别强调:“科技等大型企业盈利增长稳固,定价权较强,能够抵御成本压力,支撑整体指数表现。”5
02 降息浪潮,市场之钥
降息预期的强化正重塑华尔街对风险资产的定价逻辑。
高盛对货币政策的转向判断建立在一系列经济数据之上。劳动力市场虽整体健康,但已显露疲态——“现在找工作变得更难”,高盛报告中的这一表述揭示了就业市场微妙变化19。
同时通胀压力持续缓解,核心PCE通胀预期已降至2.3%,接近美联储目标区间2。
宏观风险同步降低: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高位回落至35%,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共同构成股市上行的支撑环境25。
历史经验表明,首次降息后的12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平均上涨约14%。高盛此次预测11%的十二个月回报率虽略低于历史均值,但6900点的目标位已创下华尔街大行预测的最高水平58。
03 巨头领航,盈利引擎
科技巨头的持续强势表现,成为高盛乐观预期的底气所在。
这些企业不仅自身盈利增长强劲,更带动了整体市场盈利预期的上修。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特别指出:“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相对于其他493只股票的优势到2025年仍将持续”6。
科技巨头的强劲表现源于多重优势叠加:人工智能投资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云计算服务的稳定增长,以及数字广告市场的持续复苏2。
即使在估值高企的争议声中,这些公司仍通过持续超预期的盈利增长消化了估值压力。例如英伟达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连续多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盈利增长8。
04 机构共识,分歧犹存
高盛并非唯一看好美股的机构,但各投行目标点位间仍存显著差异。
- 瑞银去年底曾提出“咆哮的20年代”概念,预测标普500在2025年可能触及7000点3。
- 美国银行给出6666点的年底预测,巴克莱预计6600点,与高盛最新预测基本一致6。
- 摩根士丹利略显谨慎,在6月报告中维持6500点的12个月目标价,预测2026年将有七次降息支撑估值10。
德意志银行则站在最乐观阵营,7000点的预测为目前华尔街最高预期6。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自身观点也经历了剧烈转变——仅四个月前(3月),该行曾将标普500年终目标从6500点下调至6200点,理由包括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长担忧7。此番上调,标志着高盛对美股前景评估的彻底反转。
随着降息路径日渐清晰,流动性闸门即将开启,叠加企业盈利韧性十足,高盛描绘的6600点蓝图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的认同。David Mericle在报告中强调:“如果降息的动机之一是预防性措施,那么连续会议上采取行动是最自然的选择。”14
然而投资者仍需警惕变数:通胀反复、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科技七巨头”可能出现的估值回调,都可能改变这一轨迹。但就当下而言,降息预期与基本面双轮驱动的美股列车,正沿着高盛设定的轨道向历史新高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