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政府上任仅两个月,便因一项激进的资本利得税改革计划遭遇强烈反弹。截至8月4日,韩国国会网站上反对该税收提案的请愿书已获得超过12万人签名,远超触发国会审议所需的5万人门槛。与此同时,韩国股市KOSPI指数在提案公布次日(8月1日)暴跌3.88%,创下自今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超100万亿韩元(约725亿美元)。
这场风波的核心在于李在明政府竞选时承诺的“KOSPI 5000点时代”与当前财政紧缩政策之间的巨大矛盾。市场原本期待政府会采取温和的税收调整,但此次改革却大幅下调资本利得税起征点、提高证券交易税和企业所得税,被投资者形容为“税收炸弹”(tax bomb)。
01 税收改革内容:从“减税”到“增税”的180度转变
李在明政府的税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关键调整:
- 资本利得税门槛大幅下调:
- 从现行的50亿韩元(约360万美元)降至10亿韩元(约71.4万美元),导致应税投资者数量激增。
- 市场担忧此举可能引发年末“避税抛售潮”,进一步压低股价。
- 证券交易税上调:
- KOSPI市场的交易税率从0.15%提高至0.2%,KOSDAQ市场从0.15%提高至0.2%。
- 企业所得税率全面上调:
- 最高税率从24%提高至25%,各档税率均上调1个百分点。
- 股息税新规:
- 对高股息公司(支付率≥40%或股息增长≥5%)实施14%-35%的单独税率,但超过3亿韩元的部分仍面临35%的高税率。
这一系列措施被视为对前政府减税政策的全面逆转,旨在未来五年增加35.6万亿韩元(约257亿美元)税收,以填补财政缺口。然而,市场普遍认为,该计划过于激进,可能损害韩国股市的长期吸引力。
02 市场反应:KOSPI暴跌,投资者恐慌性抛售
税收提案公布后,韩国股市遭遇猛烈抛售:
- 8月1日,KOSPI指数暴跌126.03点,收于3119.41点,跌幅3.88%,创四个月来最差表现。
- SK海力士、韩华航空航天等蓝筹股领跌,外资单日净卖出超1万亿韩元。
- 散户投资者强烈反对,认为新税制将打击中小股东,而外资却不受资本利得税影响,形成“双重标准”。
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此次调整远超预期。Lombard Odier宏观策略师Homin Lee指出,市场原本预计企业税率仅会小幅上调,并伴随股息税优惠,但最终方案却“全面加税”,导致投资者信心崩塌。
03 政治风暴:执政党内部现分歧,反对党借机施压
面对市场动荡和民众抗议,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内部也出现分歧:
- 部分议员支持调整,认为前政府的减税政策导致税收减少,必须恢复财政平衡。
- 另一派则呼吁妥协,党内高层金炳基表示将重新评估“10亿韩元门槛”,可能上调至更高水平。
反对党人民力量党则猛烈抨击,称李在明政府的政策“自相矛盾”——一边承诺提振股市,一边却推出抑制投资的税收政策。该党发言人朴成勋(Park Sung-hoon)讽刺道:“政府本想增收35.6万亿韩元税收,结果一天内就让股市损失了100万亿韩元市值。”
04 未来走向:国会博弈与市场影响
目前,请愿书已提交至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但执政党仍掌握多数席位,最终法案可能部分调整后通过。市场关注以下可能的变化:
- 资本利得税门槛可能放宽,例如从10亿韩元调整至20亿或30亿韩元。
- 证券交易税上调幅度或缩小,以缓解短期交易成本压力。
- 企业税率调整可能分阶段实施,给予市场适应期。
长期来看,此次税改可能重塑韩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
- 若最终版本维持高税率,可能导致资金外流,削弱韩国股市的竞争力。
- 若政府妥协,市场或迎来短期反弹,但财政赤字问题仍待解决。
结语:政策“急转弯”的代价
李在明政府此次税改的争议,凸显了财政紧缩与市场信心之间的艰难平衡。尽管增税有助于缓解预算压力,但突然的政策转向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任。
市场正在等待政府的下一步动作——是坚持强硬路线,还是向民意妥协?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税收风波已给韩国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也让“KOSPI 5000点”的承诺显得愈发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