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从政策博弈转向基本面支撑”,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威尔逊一语道破美股强势反弹的本质——
三大引擎同步点火,历史高点已成新起点。
🔍 01 盈利复苏:从科技巨头到全行业扩散
自4月中旬触底反弹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近24%,创下历史新高。支撑这一涨势的核心动力是企业盈利预期的系统性上修。数据显示,标普500盈利修正广度(ERB指标)从4月低点-25%跃升至-5%,呈现典型的V型反转。这一拐点预示未来12个月市场回报率将显著提升,历史回溯中类似信号出现后年均回报超15%。
盈利改善呈现两大特征:
- 科技龙头持续领跑:以“Mag 7”为代表的大盘股盈利修正强度远超中小盘,微软、英伟达等企业凭借AI商业化落地推动利润增长;
- 行业扩散初现端倪:能源、工业等周期性板块盈利预期回暖,美元走弱叠加“大漂亮法案”税收激励,推动企业盈利增速首次超越经济增速26。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一逆转打破了2022-2024年盈利滞后于GDP的困局。
📉 02 降息预期提前定价:市场的“抢跑逻辑”
尽管美联储尚未正式转向宽松,市场已开始提前消化降息周期。大摩经济学家预测,2026年底前美联储可能降息7次,首次降息或于2025年三季度启动17。这一预期源于两大关键变化:
- 通胀压力缓解:原油价格6月暴跌14%,显著降低能源成本对商业周期的威胁;
- 就业市场转向:若私人部门就业数据连续恶化(如非农新增低于10万人),可能迫使美联储提前行动。
历史经验表明,降息周期中股市往往提前3-6个月反应。当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定在4.5%以下,期限溢价回落,为估值扩张提供空间78。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普及正削弱传统通胀传导机制——企业通过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使“通胀风险让位于就业风险”。
🌍 03 地缘风险退潮:贸易僵局与资本税警报解除
地缘政治风险的边际缓解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 贸易战“休兵”:特朗普推迟对欧盟50%关税至7月9日,并与印度、英国达成临时协议框架,降低了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
- “899条款”搁置:原拟纳入税改法案的资本利得税条款(拟对非美投资者征税20%)被移除,避免逾5000亿美元外资撤离美国市场;
- 中东局势趋稳:伊朗与以色列冲突未升级,油价回落减轻经济周期压力。
市场对此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地缘事件冲击后的波动率在10日内回归常态,印证了“短期扰动不改长期趋势”的历史规律。
🎯 04 投资策略:聚焦优质大盘股与AI变现主线
面对当前市场,摩根士丹利给出明确配置建议:
- 偏好大盘优质股: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仍较历史高点低18%,其高利率敏感性与弱定价能力制约反弹空间;
- 布局AI应用层:市场焦点正从基础设施(如芯片)转向应用落地,企业软件、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变现能力将成为新估值锚49;
- 警惕三季度波动:关税成本传导效应可能在7-9月显现,但四季度影响将达峰。
长期而言,AI技术有望在2025-2027年每年提升标普500净利润率30-50个基点,为牛市提供持续动能49。大摩维持标普500未来12个月6500点的目标位,隐含涨幅超8%。
💎 结语:基本面驱动的“慢牛”更持久
与4月政策博弈催生的“死猫跳”不同,本轮美股上涨筑基于盈利修复、政策转向与风险缓释的三重支撑310。正如威尔逊所言:“当盈利修正广度由负转正,历史站在多头一侧”2。投资者需关注两大信号验证牛市成色:一是盈利改善向中小盘扩散的进度;二是7月9日“关税大限”后贸易协议的实际落地。若这两点兑现,6000点将只是新一轮历史高点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