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官网: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下一财年起放慢缩表步伐

东京金融交易所的国债交易屏上,10年期日债收益率突破0.85%的瞬间,交易厅爆发出惊呼——日本央行正以史无前例的谨慎姿态,在通胀曙光与债务深渊间走钢丝。

日本央行会议室内,行长植田和男轻叩桌面宣布:维持政策利率在0%-0.1%区间不变,同时保持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上限1%参考值。但真正震动市场的是另一项决定——从2025年4月新财年起,每月国债购买规模将从6万亿日元缩减至5万亿日元,缩表速度较原计划大幅放缓。

这一看似矛盾的操作背后,是央行在国债市场剧烈波动下的紧急避险:10年期日债收益率在决议公布前已飙升至0.851%,创2013年来新高。


01 政策转向的搁浅:工资与通胀的死亡螺旋

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一个关键词:“实际工资增长”。这揭示了日本央行按兵不动的核心逻辑——尽管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连续21个月超2%目标,但实际工资却连续25个月负增长

这种背离形成恶性循环:

  • 企业定价权扩张:日本企业商品服务提价率高达89.2%,创三十年新高
  • 消费持续萎缩: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滑1.2%,连续13个月收缩
  • 工资涨幅滞后:2025年“春斗”薪资涨幅仅3.58%,远低于通胀率

更严峻的是输入性通胀压力。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8,推高能源进口成本。当被问及汇率容忍底线时,植田直言:“汇率波动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引发通胀失控”。这暗示央行已默许日元阶段性贬值。

02 国债市场的警报:缩表减速的幕后推手

日本央行放缓缩表实为应对国债市场的紧急避险。决议公布前,10年期日债收益率飙升至0.851%,30年期收益率突破2.0%,均创十余年新高。

市场异动源于供需失衡:

  • 需求端萎缩:4月外国投资者净抛售日债4.7万亿日元,创历史纪录
  • 供给端激增:2025财年新发国债将达34.95万亿日元,财政赤字率维持6.5%高位
  • 流动性枯竭:国债市场深度指标恶化至2014年来最差水平

面对国债拍卖频现“技术性失败”(投标不足),央行被迫调整原定“每月削减1万亿购债”的激进计划。新方案下,2025年4月起每月购债额从6万亿降至5万亿日元,缩表幅度压缩至原计划的三分之一

03 全球连锁反应:套利交易的黄昏?

日本央行的鸽派立场正重塑全球资本流向:

  • 日元套利交易复苏:决议公布后,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58.27,为1990年来新低
  • 日股外资撤离加速:4-5月外资净卖出日股3.2万亿日元,创2022年来最大规模
  • 美债压力缓解:日本投资者4月增持美债177亿美元,为六个月来首次净买入

高盛分析师惊呼:“日本央行可能是全球最后转向的央行!” 这种政策差异使日元成为最佳融资货币。据测算,借入日元投资标普500的套利交易年初至今收益达21%,远超其他货币对。

但风险正在累积。摩根士丹利警告: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日元套利交易将面临大规模平仓风险。届时日元的急速回流可能冲击全球高风险资产。

04 央行的两难:债务巨兽与通胀幽灵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达GDP的250%,持有国债占存量比例突破54%。这种畸形结构使货币政策陷入双重困局:

财政悬崖迫近
2025年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将增至12.6万亿日元,若10年期收益率升至1%,利息负担将再增3万亿日元。财务省警告:收益率每上升0.1%,国债利息年增1.7万亿日元

政策工具耗尽
当前短期利率处于零下限,长期利率逼近YCC上限1%。央行内部报告承认:“进一步宽松需依赖购债,但市场吸纳能力已达极限”。

植田在记者会上的矛盾表态印证了困境:一面承诺“将适时调整宽松程度”,一面强调“不急于缩减资产负债表”。这种摇摆预示日本货币正常化进程可能延续至2026年。

05 结构性突围:产业转型的生死时速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宫下一郎近期直言:“仅靠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这揭示了破局的关键——产业竞争力重建。

汽车业危机
丰田4月在华销量暴跌27%,本田下滑22%。中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市占率突破80%,倒逼日本车企加速电动化。丰田宣布投资2万亿日元开发全固态电池,目标2027年量产。

半导体复兴
Rapidus公司在北海道千岁市建设的2纳米芯片厂获政府追加7320亿日元补贴,计划2027年投产。此举旨在重建日本半导体产业链,摆脱对台积电依赖。

跨境投资激增
日本企业海外并购额一季度达3.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7%。三菱重工斥资20亿美元收购美国核能公司,索尼联合阿波罗竞购派拉蒙。这种“内生不足,外延补血”的策略正成为新增长引擎。


东京交易所的国债交易屏上,代表10年期收益率的数字仍在0.85%高位闪烁。而在大阪的松下电池工厂,全固态电池试产线正以0.2秒/片的速度吐出样品——前者承载着债务经济的沉重遗产,后者寄托着技术立国的最后希望

当植田和男走出记者会现场,他的西装口袋中露出一角文件,标题隐约可见《中长期物价展望》。这份预测2026年通胀率回落至1.5%的报告,或许暗示了日本央行的真实判断:当下的通胀不过是日元贬值的幻影,而真正的经济重生仍需穿越漫长的产业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