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风险溢价飙升,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贸易咽喉命悬一线。
GMI外汇官网分析:以色列攻击伊朗后,霍尔木兹海峡油轮租金一周内飙涨超过一倍,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租金从每日19998美元升至47609美元,涨幅高达138%13。船东因地缘风险和导航信号干扰而避开该航线或大幅提高要价。
这条承载全球约四分之一石油贸易的咽喉要道突然变得危险起来。壳牌等石油巨头已承认在中东航运中“格外谨慎”,并制定了应急预案。
当全球最大油轮上市公司Frontline宣布暂停所有途径霍尔木兹海峡的新合约时,航运市场警报拉响。Frontline首席执行官拉斯·巴斯塔德的谨慎态度迅速蔓延——船东们要么避开该区域,要么大幅提高要价,中东至中国的油轮运费在四天内暴涨72%。
01 数字飙升:运费曲线的陡峭攀升
英国航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揭示了一场罕见的市场异动。从6月11日到6月18日,一条典型的海湾国家至中国航线上:超大型原油运输船日租金从19998美元飙升至47609美元。
同样惊人的是运载石油产品的大型远程油轮LR2,同期从海湾国家到中国的租赁费率从21097美元/日跃升至51879美元/日。
波罗的海交易所记录了更精细的变化曲线:VLCC等效期租收益在6月12日为25,096美元/天,四天内连续跳涨,到6月17日已达43,093美元/天2。
中东至东亚航线的油轮运价单日上涨近20%,而中东至东非航线更是单日飙升超过40%。这样的涨幅远远超过了同期全球原油油轮运价指数——波罗的海原油油轮指数12%的涨幅。
02 危险航道:霍尔木兹海峡的命悬一线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这条位于伊朗与阿曼之间的狭窄水道承载着全球约30%的原油贸易和近25%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6月15日,伊朗德黑兰西北部沙赫兰市一处石油储存设施遭以色列袭击燃起熊熊大火。随后伊朗国会议员埃斯梅尔·科萨里公开表示,伊朗正在“严肃考虑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技术干扰同时加剧航行风险。壳牌首席执行官Wael Sawan在东京举行的日本能源峰会上坦言,公司在中东地区的航运“非常谨慎”,主要原因是波斯湾地区持续的信号干扰问题。
航行危险在本周初得到印证——全球最大公开上市油轮运营商Frontline旗下的Front Eagle号在离开霍尔木兹海峡后与一艘“影子船队”油轮发生碰撞。
03 船东避险:全球巨头的战略转向
面对不断升级的风险,航运巨头们开始调整策略。Frontline率先宣布:全面暂停签署进入波斯湾的新合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直言不讳:“历来仅有极少数船东愿意承接波斯湾地区的租船业务”。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安全主管雅各布·拉尔森观察到,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升级已导致途经该地区的船舶数量出现“小幅下降”。不同船东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很大,有些选择避开,而大多数则继续航行。
船东的观望态度背后是经济考量。航运对冲基金Gersemi Asset Management创始人Joakim Hannisdahl指出:“船东们正在观望,预期未来能获得更高的租金回报”。
风险溢价正迅速转化为实际成本。据保险经纪公司透露,若中东其他油气基础设施遭袭,货物保险费可能每桶额外增加3-8美元。
04 替代路径:绕道而行的成本代价
当霍尔木兹海峡变得危险,替代通道开始受到关注。沙特阿拉伯拥有1200公里的“东西向管道”可将原油输送至红海,从而绕开霍尔木兹海峡。但该路线仍需经由也门附近的曼德海峡,而该区域同样面临海上安全隐患。
阿联酋也拥有通过陆上管道将石油输送至阿曼湾富查伊拉港的能力。但这些替代方案都面临共同问题:运输成本增加和运输时间延长。
船舶经纪公司Sentosa指出,若中东地区原油运输受阻,大西洋市场的原油供应商有望填补部分缺口,向亚洲市场输出更多原油。这样的区域切换将延长航程,增加吨海里需求,对油轮运输市场构成提振。
圣淘沙船舶经济最新统计显示,6月12日-14日经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量日均维持在2240万桶,与近半年2270万桶的均值基本持平,这一体量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完全替代。
05 全球经济:油脉受阻的连锁反应
霍尔木兹海峡的潜在风险让全球经济神经紧绷。多数能源专家将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或严重中断视为 “最坏情况”,可能导致油价远超每桶100美元。
投资公司Eden Ocean的Richard Fulford-Smith指出,市场情绪部分源于对伊朗能否在冲突中维持原油出口的担忧1。Poten & Partners预计,即便在本轮冲突之前,大多数市场预测均认为伊朗原油产量将在未来几个月下降,出口预计减少40万至50万桶/日。
中国的独立炼厂可能加大从俄罗斯采购折价原油,以降低中东风险敞口2。但Sentosa强调,中东原油供应无法轻易被替代,特别是对中国等主要买家而言,任何中断都将带来显著冲击。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警告,以伊大规模冲突威胁“足以严重干扰航运”,霍尔木兹海峡这样一条狭窄而重要的航线周边一旦出现军事活动威胁,就足以严重扰乱航运。
新加坡港口,油轮经纪人詹姆斯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摇头:“昨天报价还是4万美元,今早船东就改口要5万5,还只愿意签‘不保证通行’条款。”他的客户——一家中国炼油企业刚取消了第七次询价。
在伦敦航运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员们正疯狂买卖远期运费协议,中东至中国航线的三个月合约价格在四天内暴涨40%,押注海峡危机可能持续整个夏季。
“两周前谈论霍尔木兹封锁,我会认为极不现实,但如今已不容忽视。”丹麦银行原油分析师Jens Nærvig Petersen的警示在交易大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