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发布的一份黄金需求分析报告引发市场震动:全球央行黄金需求在第二季度(Q2)较第一季度(Q1)骤降三分之一,创2022年Q2以来的最低水平127。这一数据令投资者担忧,因为近年来央行购金一直是支撑金价屡创新高的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仅购入415吨黄金,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00吨全年目标,若下半年无法加速补足,2026年金价预测可能从3700美元/盎司下调至3600美元,甚至3300美元。
一、央行购金放缓:是“战术调整”还是“趋势逆转”?
1. 数据触目惊心:购金量跌至三年最低
- 2025年Q2全球央行购金166吨,同比增速下降21%,环比Q1减少33%。
- 中国央行虽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但7月仅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增速放缓。
- 央行购金占全球黄金需求比重已从2021年的10%升至2024年的21%,但近期需求下滑可能削弱这一支撑。
2. 高金价抑制购金热情?
德银报告指出,央行可能正调整策略,更关注黄金配置的美元价值而非实物重量。按美元计算,Q2央行购金降幅为23%,而非按盎司计算的33%。这意味着,金价上涨本身可能抑制央行进一步大举购金。
3. 部分央行“战术性抛售”
- 哈萨克斯坦等国在高金价下减持黄金,以调节流动性。
-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仅7%,仍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但购金紧迫性有所降低。
二、黄金牛市是否终结?三大关键变量决定未来走势
尽管央行购金放缓,但德银仍维持2026年金价3700美元/盎司的预测,基于以下因素: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 市场预计9月降息概率高达94%,全年累计降息60.5个基点。
- 历史规律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平均涨幅达28%。
2. 地缘政治与美元信用风险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贸易摩擦,黄金避险需求仍强劲。
- 若特朗普推行美元贬值政策,2026年金价或飙升至5355美元。
3. 投资需求填补央行缺口
- 全球黄金ETF二季度流入170吨,中国市场单季流入464亿元人民币创新高。
- 美国可能将贵金属基金纳入401(k)退休计划,或带来新需求。
三、未来展望:金价短期承压,长期仍具上涨潜力
1. 短期(2025Q3-Q4):震荡调整
- 若央行购金持续低迷,金价可能下探3300-3500美元区间。
- 珠宝消费受高金价抑制,全球金饰需求同比降14%,中国降20%。
2. 长期(2026年后):通胀与债务危机支撑
- Incrementum预测2030年金价或达8900美元,受全球债务膨胀与货币贬值推动。
- 中国央行仍可能继续增持黄金,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结论:央行购金放缓是“减速”而非“转向”
尽管短期央行需求下滑对金价构成压力,但黄金的长期牛市逻辑未变——美联储降息、地缘风险、美元信用危机仍是核心驱动力。正如德银报告所言,“央行购金放缓是战术调整,而非趋势逆转”。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金价调整或提供逢低布局的机会,但需密切关注央行购金节奏与美联储政策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