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官网:需求低迷,铁矿石跌至93美元创9个月新低,花旗、高盛双双下调目标价

新加坡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曲线呈现出一条陡峭的下行轨迹,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的钢铁产量正经历七年来最疲软的五月。

GMI外汇官网: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滑,跌破93美元/吨关键支撑位,最低触及92.90美元/吨,创下九个月以来低位。这一价格水平较今年2月高点已下跌超过30%。

面对持续恶化的市场环境,华尔街两大投行花旗和高盛双双下调了铁矿石目标价。花旗将三个月价格预测从100美元/吨大幅下调至90美元/吨,而六至十二个月目标价则从90美元进一步砍至85美元/吨。

高盛分析师James McGeoch观察到,矿商和现货贸易商都在激进抛售,市场预期区间已从年初的100-110美元一路收窄至90-95美元。


01 消费引擎失速:中国钢铁产量遭遇“最疲软五月”

中国钢铁工业的放缓是铁矿石需求疲软的核心因素。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全国钢铁产量较4月份日均产量出现下降,同比下跌约7%,创下2018年以来最疲软的5月表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70%以上。当这个最大买家的需求减弱时,整个市场随之震动。

花旗分析师在研报中直言:“由于即将到来的季节性淡季,中国钢铁需求在未来数月内可能保持疲弱。”1这种悲观预期促使花旗大幅下调价格预测,三个月目标价从100美元/吨降至90美元/吨,六至十二个月目标价更是下调至85美元/吨。

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导致终端用钢需求走弱的趋势难以改变3。尽管市场曾对宏观政策好转抱有期待,但钢铁行业的现实困境已直接传导至上游原材料市场。

02 供应洪流:港口库存累积下的抛售潮

在需求疲软的同时,铁矿石供应端却呈现增长态势。4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量环比增长了9.75%,国产矿产量也有所增加。随着澳大利亚矿山集中检修期结束,海外铁矿石发运量恢复,市场供应逐渐加大。

高盛分析师观察到,面对需求下滑,矿商和现货贸易商都在激进抛售1。这种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港口库存数据揭示了市场过剩的严重程度。截至今年初,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已达1.57亿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供应增加而钢厂采购节奏放缓的双重作用下,港口库存持续累积,形成压制价格的“堰塞湖”。

现货市场的数据更为直观。6月16日,62%品位印度粉矿在中国主要港口报价普遍在655-693元/吨区间(约合90-95美元),而澳大利亚PB粉报价在724-753元/吨,巴西63.5%粗粉报价则介于738-781元/吨。不同品位、不同产地的矿石价格全线走低。

03 机构看空:华尔街一致下调预期

随着基本面持续恶化,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纷纷调整对铁矿石的前景预期。除花旗和高盛外,多家投行已提前布局看空策略

澳大利亚资源部预测,2025年铁矿石均价将降至每吨80美元,2026年为每吨78美元。澳新银行更为悲观,预计2025年铁矿石价格将降至80美元/吨,2026年进一步下降至76美元/吨。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铁矿石价格下行的原因包括中国港口库存增加、人民币贬值以及钢铁需求疲软,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需求下降。该行预计中国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将大幅下降,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将抑制钢铁出口需求。

花旗则对铁矿石的长期走势保持“结构性看空”,在2024年8月就提前下调了2025年的价格预测。如今市场走势验证了其判断,促使该行进一步下调短期目标价。

04 历史重演:监管干预与市场规律的双重作用

铁矿石价格的剧烈波动并非首次。2022年初,铁矿石价格曾出现异常波动,62%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在当年1月28日达到147.90美元/吨,单日涨幅高达6.59%。

当时中国监管部门果断介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召开“提醒告诫会”,要求铁矿石贸易企业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监管干预立竿见影。2022年2月15日,国内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触及跌停,跌幅9.98%,收于699元/吨。新加坡交易所铁矿期货主力合约当日跌幅也达7.24%。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当时指出,铁矿石价格达到150美元/吨后,已明显与供需基本面有非常大的偏离。高估值导致价格非常脆弱,监管打击炒作后,价格自然回落。

05 结构性转变:从周期波动到长期下行

当前铁矿石市场的低迷不仅受短期因素影响,更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多家机构预测,铁矿石价格可能进入长期下行通道。

惠誉评级预计2025年和2026年铁矿均价将分别降至90美元和85美元,反映市场铁矿石供应过剩的局面4。长期来看,该机构预测铁矿石价格或将在2033年降至每吨78美元。

这种结构性变化源于供需基本面的根本改变。供应方面,澳大利亚和几内亚的新供应将进入市场;需求方面,中国钢铁产量已接近峰值,经济转型将减少对钢铁的依赖。

高盛报告明确指出,预计2025年铁矿石市场将出现1.9亿吨的过剩供应,这可能导致价格下跌,以促使大型矿企削减供应或将一些成本较高的业务(尤其是在中国)撤出市场。


新加坡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曲线呈现出一条陡峭的下行轨迹。截至6月18日,铁矿石价格已跌至92.90美元/吨,创下九个月来最低水平1。花旗分析师将三个月目标价下调至90美元,更预警六至十二个月价格可能跌至85美元。

高盛分析师James McGeoch观察到矿商和现货贸易商正在“激进抛售”,市场预期区间从年初的100-110美元一路收窄至90-95美元。港口堆积如山的铁矿石与钢厂日渐稀疏的采购订单,构成了这个全球最大大宗商品市场之一的现实图景。